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

韋禮安剪《莫比烏斯帶》嘖嘖稱奇

  • 2014-03-28
  •  
  • 中國時報
  •  
  • 吳禮強╱台北報導
↑韋禮安在《上下階梯》實體展示區,說被艾雪的錯覺藝術吸引到頭昏,笑稱清醒時要再來。(盧禕祺攝)

韋禮安到故宮參觀「錯覺藝術大師—艾雪的魔幻世界畫展」,對大師辛苦製作版畫過程讚歎:「依我懶散個性,絕不可能這樣做。」但覺得從繪圖手稿到完成版畫,又和自己做音樂過程很像,「Demo(試唱帶)像是手稿,專輯就是成品,如果沒有很大熱情會崩潰。」
 他以自己為例,有時錄音1首歌要唱幾百遍,最後為了選1句歌詞,要聽好幾個小時:「這是最難的,常會頭昏。」
 艾雪的創作是從古老的幾何數學出發,韋禮安說:「看得出他超級理性,這點我們很像,但我數學不行。」
 彼此都超級理性
 最吸引他的作品是《莫比烏斯帶》和經典的《上下階梯》,前者是1個圓圈條狀內部,像3條蛇互相咬對方尾巴,彼此似能將條帶分開釐清,卻又無可避免地不斷環繞。參觀結束後,他在導覽員指導下,用剪刀和長紙條剪出1圈圈「韋氏莫比烏斯帶」,對成品嘖嘖稱奇。
 《上下階梯》已應用在電影《全面啟動》中,他對這個「可繪於平面上的不可能空間結構」不陌生,展場還搭建模擬階梯,可惜負重力有限,無法讓他站上去體驗。
 《遭遇》明暗對比
 石版畫《遭遇》裡的人物,呈現黑暗與光明、樂觀與悲觀的對比,讓他體悟:「人世間的事物並不是非黑即白。」他說:「這是很有深度的錯覺展,但要頭腦清醒的時候來。」

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

張光琪老師文章讀後記 單維彰教授

其實藝術與數學的對話早已展開,導覽手冊兩位作者相互回應互相作品的後記篇,獨家於官方部落格中曝光!兩人的面對面的對話,只在4/19()下午「藝術遇見數學─從不同角度解讀艾雪」專題演講中。

後記
單維彰

讀張光琪老師的艾雪導覽,讓我收穫最多的應屬「正確」的藝術敘寫。我「發現」並開始喜歡艾雪的歷程,可能是一名藝術門外漢的典型歷程:在美國留學期間,走在大學校園裡,看見學生穿著印在T恤上的艾雪版畫(最常見的是「瀑布」和「畫手」)。其實,最初我也只是覺得那版畫很特別,並不知道它是著名的藝術品。後來在華盛頓特區的美術館商店裡看見畫冊,才知道那幾幅畫的作者「小有名氣」。



我是一個雙手非常笨拙的人,連硬筆字都寫得很糟;如果學校裡重視的課業是美術或勞作,那我就必定是人人搖頭的劣等生了。如此的成長過程,使我特別地疏遠藝術,與艾雪的「邂逅」也就僅此而已。(但我畢竟不是完全的頑固不靈,當時買了一副用艾雪的蜥蜴做成的拼圖。)直到美國「工業與應用數學」會訊報導了「版畫畫廊」被數學同業重製的故事,艾雪才再度進入了我的生活。後來,為了準備數學通識課程的教材而多閱讀了些關於艾雪的資料,但是對於藝術本身,特別是實際的製作方法,專業的分類與鑑賞敘寫,都維持著不得其門而入的狀態(這期間僅曾幸得板橋高中美術科林麗雲老師的指導)。因此,讀張光琪老師的導覽文,特別是導覽一個我已經做過預習功課而且累積了許多疑惑的主題,有著特別明顯的「豁然開朗」之感應。

欣賞並學習光琪老師的「藝術敘寫」之餘,我特別留意到的是一個經常在文章中出現的話題:真實性。確實,「錯覺」之所以會「錯」,都是因為人總是看到他想要看到的,相信他想要相信的(最近有一齣關於這個概念的精彩電影《瞞天大佈局》);而我因為個人的專業,特別「錯覺」光琪老師經常討論心靈真實與物理真實的對立或鏡射或並立。

「心」和「物」兩種真實,被哲學家討論多年,也多少進入了中學生的課本,所以大家都熟悉。最近有人討論第三種真實,「數學」真實。數學的結構不是物質的,它的真實性與時間和空間無關;我們很容易理解「數學」真實不同於「物」的真實;最基本地,我們無法用任何物質來定義「壹」,而且除了關於正整數的某些性質以外,數學的真實性在物質世界中根本是不存在的。再仔細想想,「數學」真實也不同於「心」的真實,數學就像宇宙洪荒一樣,並不是因為人的心靈而存在的;即使沒有任何心靈認識它,直角三角形的斜邊正方形面積還是等於另外兩邊正方形面積的和。

「心」、「物」和「數學」三種真實,互不相同亦不相容,但是以「潘洛斯三角形」那種意象彼此支持著。容我這麼說:艾雪那獨步於古今的藝術,之所以能夠直接撼動不曾受過專業訓練的赤子之心,同時廣獲心理、物理、哲學、數學專業的喝采,是因為他以優雅幽默而且精確的方式,將「數學」悄悄地融嵌在大家熟悉的「心」「物」二元概念之間,讓人感受到這三種真實的並立與分立。

謹此回報光琪老師的導覽文帶給我的成長,也祝福讀者們享受艾雪的心靈版畫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《錯覺藝術大師–艾雪的魔幻世界畫展》專題系列演講
  藝術遇見數學─從不同角度解讀艾雪
  時間:103419日下午130~下午430
  地點:國立故宮博物院 文會堂 (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 )
  講師:《科學思惟版畫大師:艾雪》撰文者 張光琪老師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國立中央大學數學系 單維彰教授
  單元:13:30~14:30艾雪的平面版畫藝術 張光琪老師 主講
               14:40~15:40艾雪的心靈版畫 單維彰教授 主講
               15:40~16:10當藝術遇見數學─艾雪作品的奧秘 張光琪老師VS. 單維彰教授 對談

  活動免費入場,敬請準時入席!

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

艾雪用版畫寫日記!- 艾雪特展「耳語」紀實


艾雪特展「耳語」紀實  by 師大附中彭良禎老師


展場內外的竊竊私語,借彭良禎老師的耳朵,讓你聽到其他人的聲音!


226開幕酒會/第六區展場

一對情侶在〈Day & Night〉旁
女:好酷!
兩位同學在〈Metamorphosis II〉旁
A女:他好棒!

228開幕的第一個假日中午/故宮大牌樓旁左側要去展場的樓梯

4位正要離去覓食的同學:
A女:錯覺!錯覺!一切都是錯覺!
B女:他把我們的世界搞亂了!

228開幕的第一個假日下午/門口蓋章區一顆印章柄脫落

2位蓋章的同學+路人甲:
A女:要蓋黑色才有版畫的效果。
B女:的確!藍色沒什麼感覺。
A女:印章不能這樣滑(印台),會破壞印章。
甲男:喔?謝謝(糾正)
A女:怎麼才第二天印章就壞了?
B女:對啊!才第二天桌面就被蓋成這樣?

228開幕的第一個假日下午/紀念品區口

A男:買這個(3D眼鏡)比較特別。
A女:明信片比較便宜,我選了兩張,你要不要一起湊四張?等一下可以蓋章寄回家!
B男:拼圖好貴啊!
B女:沒辦法!雷諾瓦也絕版了。

228開幕的第一個假日傍晚/文獻館停車場旁

4位家人(爸媽+2位高中/大學子女):
媽:那本冊要1000塊喔?
女:嗯,哥哥買的(畫冊)1000塊。
媽:我看那個袋子就要400塊了!
子:最好是「醬」啦!

後記: 從人文出發,一個藝術與科學的對話


導覽手冊未收錄到的作者後記,在官方部落格中首度公開,也在此謝謝張光琪老師對於本展的大力協助!

張光琪

人類存在一種既自我證明,又同時自我約束的原則的意識,也就是說,我們同時意識到我們對事物能以理性加以認識,與非理性、並無法認識的認知上的限制,這是十八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對於人文的看法。當艾雪的作品,既合理又充滿想像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時,這種對於可知與不可知的意識被並置了。艾雪是如何做到的?或許我們可以說,他所操演的是藝術家對不可能性進行直觀的同時,又刻意設定了某種符合科學、理性的邏輯,並以刻意限定的平面物質形式為基礎。

法國藝術史家達米須(Robert Damisch),在一次來台演講中提到過,藝術家總是先感受到什麼,透過作品表達出來,理論家們再就此進行闡述的創造。由感性直觀引領的藝術,使人們往往很難對藝術究竟是什麼,下一個單一絕對的理論性定論,藝術必須在不斷界定當中存在的特質,使藝術家們普遍好奇地向不同領域事物尋求界定的可能,不管是從哲學、文學、科學或心理學、人類學等,都本質地道出了藝術必須永遠站在與不同事物關係的邊界,並利用這個游移的邊界,圈圍出這種意圖面向虛無的不可能性。現象學哲學家海德格爾,便曾例舉了一個貼切的「壺」的例子,說明了藝術的這種特質,而這種特質,亦於二十世紀末理論界的一片終結之聲中,啟發了替終結的理論現象尋找開端的契機。

藝術與數學、幾何學的淵源其來有自。藝術家對自身與周遭事物現象的觀察,使得對時間空間的好奇與探索,自文藝復興或更早便已開始,阿貝提(Alberti)《論繪畫》的第一部份,便是對幾何與光學理論的綜述,透視法也在設想(如達米須所言) 「達成事物形式的完美描繪」之下,被運用在繪畫當中。二十世紀的現代藝術,在進步的現代性氛圍與非描繪、非再現性的抽象化之下,重新展開對時空問題的思索。受鄔賓斯基那大量參考數學理論的著作《第三工具》中所設想的第四維空間影響,波蘭裔畫家馬列維奇(Kasimier Severinovich Malevich),表現了具有立體與未來派特色的塊狀物件與空間。由於藝術走向非再現性與抽象的純粹再現,因此如何描述,以及描述的思維方法,便成為決定藝術意義的方法,這亦是哲學與美學當中所產生的變化。


總而言之,藝術作品的形成過程是複雜又充滿啟發性的,透過艾雪這次難得的作品展,台灣的觀眾得以見證藝術與科學、數學的對話,讓我們對藝術的欣賞,不再只侷限在形式與內容的探討中,而是透過形式與內容的結合,感受透過藝術我們可以如何思考,以及進一步地思考概念的普遍性,如何在美學層次上得以超越的可能。


2014年3月7日 星期五

艾雪的平面藝術世界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張光琪 著


序言

    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多元相對性的世界,高與低、主觀與客觀、想像與現實畫家們從色彩的互補及明暗相對的視角,建構豐富視覺意象,憑藉的正是調和現實觀察與想像的能力。二十世紀平面藝術摩利茲‧柯尼利斯‧艾雪(M. C. Escher, 1898-1972)透過融合原生藝術(primitive)之自然形象,與早期伊斯蘭宗教嵌瓷藝術紋樣(pattern)的重複特性,把視覺殘像以實體表現的方式製作出來。「你如何確定地板不能是天花版?」他利用數學邏輯摻入模糊理論的啟示,試圖刺激著觀者思考何謂堅不可摧的「真實」。如何將「想像」中的「真實」以質疑普遍概念的方式再現,便是艾雪所有作品的意義,也是他觀看世界的方式。

成長與藝術養成過程

    1989617,艾雪出生於荷蘭雷歐瓦登市(Leeuwarder),住家是艾雪工程師父親親自策劃建造的,後來改建為市立博物館,艾雪也曾在此舉辦過個展。他是父親兩次婚姻中最小的一個兒子,受父親啟發養成了對天文知識的興趣。中學時期艾雪繼續與兩個哥哥上木工及開始上鋼琴課,受美術老師哈根(F. W. van der Haagen)影響對版畫產生興趣,雖然艾雪作品中充斥著數理感,但是他在求學時的數學表現並不十分出色,不過喜愛音樂的艾雪,在與朋友的書信中提到「巴洛克作曲家對聲音的控制表現,與我在視覺藝術中所熱衷從事的事情相似,巴哈對我的啟發很大,我很多作品都是在聽巴哈時構思成形的。」或許思路清晰與強烈的邏輯特色,才是讓人將他的作品與數理相關聯的主因吧!

在學業進入下一階段之前,艾雪短暫休息並在家人勸說下,決心成為一名建築師,期間他並做了一些小木刻藏書票。接著,他進入哈爾倫建築與裝飾藝術專科學校(Haarlem School for Architecture and Decorative Art),導師梅斯基塔(S. Jessurun de Mesquita)認為他應該專注在平面藝術的創作上,因此,艾雪專心一致地在平面及裝飾藝術上下功夫,特別是木刻板畫,正式展開他精彩神秘的藝術世界之旅。

    雖然艾雪的數學不好,但是卻對幾何極有興趣,並在藝術家生涯的最後二十年當中,深受結晶學家(crystallographers)理論的影響,進而將環繞在我們生活周圍現象之律則、秩序,視為嚴肅的研究主題,思考人之內外在循環與永恆的意義。

旅行的啟發與版畫創作 

    旅行是艾雪自生活中擷取特殊視覺經驗的另一靈感來源,亦是古歐洲北方畫家的傳統。19221924年,艾雪前往義大利翡冷翠尋找更多的靈感刺激,與朋友們這趟旅行,可說是趟「原生」的文藝復興溯源之旅,而對自然事物以不同角度進行觀察,正是艾雪非凡視覺表現的來源。他在義大利的西恩那(Siena)山坡散步,看到兩隻甲蟲推著糞土球,後來便成為他版畫甲蟲(Scarabs, 1935)中隱含著「永恆」主題的靈感來源,因為甲蟲在許多古老文化中,代表了生命、天地中介,以及源源不絕的循環,可見「原生」問題之思考,在艾雪作品風格成形之初,佔有相當重要的啟示作用。

    1922年造訪西班牙格拉耐達的阿罕布拉宮(Recuerdos de la Alhambra),對艾雪來說是另一次奇特的經驗。對他而言,阿罕布拉宮牆上及地上,訴說著摩爾人(Moors)那填滿平面的嵌瓷,以一種相似、互相連接的形體,一片接著一片毫無縫隙的圖案,在艾雪眼中,他們並不是在描繪這些抽象幾何形體,而是意圖「創造」出一些可辨認的形體。

    1982年夏天,凱斯特來訪,看到艾雪前幾次旅行所做的素描,發現艾雪用了一種有趣的技法,他在塗佈版印油墨的厚紙上,用小刀刮出不同層次的暗色調,這種技法看來似乎特別適用於處理暗面,於是凱斯特極力建議艾雪開始做些蝕刻版畫。在老師派潤克(Dieperink)的幫助下,艾雪重溫了技法,並完成了第一件石版畫戈里亞諾西科利阿布魯佐(Goriano Sicoli,Abruzzi, 1929)


艾雪式版畫的開展:形變

    1937年可說是決定艾雪風格的重要時期,前半年艾雪的作品還是以風景為主要導向,後半年開始便顯著地受到對數學興趣的影響。不論是從主題或內容上來看,都大大地擴展了一般圖像所能承載的可能向度,例如在平面的版畫表現中,艾雪融入了如鏡像、規則的多面體、螺旋、數學中的元素,以及建築和動物等等的主題。此外,在內容部份,艾雪所思考的重心也不偏離規則的立體物件、規則劃分的平面、透視、變形與循環、追求永恆、平面與三度空間表現真實之間的衝突,以及多重世界的穿插、不可能的結構與相對性等等。

    這個觀念上的新開展,是從變形一(MetamorphosisI, 1937)開始,艾雪自己曾表示過,這種對於「填充平面的紋樣(plane-filling motifs)」,為研究平面規律分割帶出一種自動性的結構,它表現了一種創建,一個循環或變形。在不間斷的持續研究後,艾雪於1938年完成了著名的白天與黑夜(Day and Night, 1938),以及幾張木刻版畫如循環(Cycle, 1938)等。在屬於艾雪所獨創的主題「轉換」系列中,他藉由改變構圖尺幅的方式,將圖案置於橫幅寬度的特性中,以與其它作品區分出另一種完全不同的視野。他認為,如此的尺幅能夠更有效地達到他所要詮釋的變形歷程,這些作品寬達六英呎,所以光是在製作版畫時就需要投入極大的心力來完成。1939年起,艾雪花了一整年持續在變形二(Metamorphosis II, 1939-40)系列作品之製作上,這是他作品表現的一個高峰,其中包含規則分割形成一個連續的「圖案故事」之過程,變形以及一些相關的想法,連結旅居義大利的回憶及一些以棋盤代表的瑞士生活印象,最後再以最先出現之圖式,完成這一整個循環。

心理幻覺的空間與填充平面的原則

    艾雪善於在作品中建構奇特空間,並藉著作品帶領觀者遨遊於非現實的世界。陽台(Balcony, 1945)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,畫中原本平凡的建築外觀,卻呈現凸起變形的效果!我們無法以常識做出解釋,只能勉強猜測,它是否因為紙張本身的「凸起」所導致?引發這類更大難題的,則屬《版畫畫廊(Print Gallery, 1956),透過拱形窗戶看見一個專注欣賞畫廊牆上作品的男子,畫好像遵循著男子眼光的移動方向,以順時鐘方向自中央開始,所有的線條彎曲形成動勢;再將視線移回到畫的中央,看到一塊明顯的空白,此處正是啟人疑竇之處。這塊空白暗示著什麼?有專家以為這是一種「轉換」手法,這種轉換是對一個連續圓環延展的想像,有點像是不斷削下不中斷的鉛筆屑,這使畫面中凸起的部分既不像開始,亦非結束,而是一種連續轉變的中途,而在這空白上簽名,也像是刻意遮蓋這塊介於立體與平面的緩衝區。


  事實上,艾雪在製作這件版畫時,他先在一張方格紙上練習,以彎曲的格線來改變規律格子的因數,進而在方塊中,也就是一個被限定範圍的平面空間中,製造漸進及變動的感覺,也就像是我們在這件作品中所看到的,一種奇怪的扭曲變形,這種手法接近後來「圓形規則劃分」的表現,更有數學家在他這件作品中鑽研出與數學相關的邏輯。

  持續思考在有限平面空間中如何以圖案填充的問題,使艾雪在一連串的試驗後整理出了三種規則:「轉換(translation)」、「軸心(axes)」、「滑動反射(glide reflection)」。轉換,可以他將不同種類物件混合的做法來說明;軸心,則以圍繞成二、三個及六個單位的軸心發展圖形手法為代表;滑動反射,可以白天與黑夜(Day and Night, 1938)這種既平面又立體的感覺,就像在平平的餅乾正面灑上亮晶晶糖粒,與底面平塗的巧克力之對比,所不同的是,這種對比又被中間部分,黑與白相間沒有間隔的黑白雁鴨混合中和,往右白色的雁鴨飛往黑暗,往左則是黑色的剪影朝向白天的風景,而下方的遠景則是典型的荷蘭小鎮風貌,左右相互對稱的圖式,同時將一元的變化結合在一起。

想像力、反射、螺旋與不可思議的構成法

    艾雪在能夠掌握版畫製作的構成法則後,便進一步開始構思作品的故事敘述性。在遭遇(Encounter;1944)中艾雪利用黑白對比設定了兩個主題人物,一個是白色樂觀的人,另一個則是悲觀黑色人物,兩者原本在背景平面畫中呈現相互依存的關係,但隨著各自往順與逆時鐘方向漸進走出轉化為實體後,在正中央遭遇及相互握手,而背景兩者互涉的圖形,事實上在前景並沒有全然的消失,只是化約為影子的功能罷了,在此,我們見證了艾雪的「圖畫敘述」功能。

    企圖混淆平面與立體界限的原則,是艾雪展現想像力的另一種手法,在蜥蝪(Reptiles, 1943)中,原本存在於紙上的爬蟲類,利用「牠自己的方式」,也就是圖像轉化的技巧將蜥蝪從紙上「活」了出來,漸次地爬上右邊的書上,進而佇立於一個多邊形的量體,然後往下爬回平面的圖版之中。有人認為這件作品具有深沉的輪迴轉生象徵,因為它用一個連續的演變過程,具體表達了類似於生、死循環的過程。

    深度有時候不僅僅是一種空間的測量,也可以成為某種細緻的反射,而被反射的倒影更能彰顯出視覺空間的奇幻效果。以三個世界(Three Worlds, 1955)為名的作品,綜合了天空的倒影、水面上的落葉和水底下的魚三個主題,讓三個世界同時顯像在畫的平面上。利用鏡面的球體反射出藝術家所處的世界,三個球體二(Three Spheres II,  1946)將三個等量球體並置於一個鏡面上,各自反射與相異的狀態,讓人難以理性分析球體的材質和現實環境。



    螺旋形一般被認為是自然界中最有力量的形式,舉凡飄浮於外太空的宇宙星雲、動植物結構中都不乏這種形式,這個形式的特徵,通常是以一條線自中心往外以曲線延伸增加整體的面積。因此,它所形成的不是一個「平面」,而是一種三度空間的量感,樓梯要算是「人造」領域中最好的例子。天長地久不相離(Bond of Union, 1956)便是利用人的肖像為主題,在這個原則之下所構成的作品。艾雪在創作這件作品時,受到小說《隱形人》(The Invisible Man, 1897 by H. G. Wells)的啟發,有時主角不希望自己處於完全隱身的狀態,會用一條繃帶纏繞隱形的頭部,而這個故事的內容,被艾雪轉變為具有男女關係永恆纏繞或合而為一的狀態,同時更有一種關於時間、空間的先驗及無盡的暗示。另外一個例子莫比烏斯帶一(Möbius Strip I, 1961),與這件作品相比則單純得多,但同樣有著奇妙的效果,一個圓圈條狀內部,像三條蛇互咬著對方的尾巴,並同時又像置入剪刀的形象,似乎像是希望能將此條帶分開釐清,但卻又無可避免地不斷環繞無法分開。

    想像出獨特建築空間的思考模式,一直是艾雪最感興趣的。以一連串的不合理循環建構了上下階梯(Ascending and Descending, 1960)這件作品,這是一個複雜建築物,一種有著平行四邊形內廊的修道院,樓梯的動線使住在建築中的僧侶們,朝著位於高處的住所走動,他們看來像是每天例行公事地順時鐘往上爬,而逆時鐘方向走的另一部份人,則像是往上走累了,趁空檔往下走並稍事休息。這兩種表現,似乎說明這兩種各自往不同方向走的人,對所謂「精神性活動」各持相左的意見,但是無論如何,他們遲早將發現這種循環的不合常理。

小結


    回顧艾雪作品發展的過程,啟發他靈感的事物大多來自於大自然,正因為對自然深入的體驗,他才能對我們所處的「正常」空間提出種種疑問,對於時間與空間的恆定循環與結構關係,是艾雪種種疑問的開端;對約定俗成事物的一連串追問,使他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記錄下主觀的「真實」。

All M. C. Escher works © the M. C. Escher Company B.V. - Baarn -the Netherlands. 
Used by permiss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 www.mcescher.com

2014年3月3日 星期一

艾雪創意徵件比賽_Google雲端硬碟-分享【共用連結】教學

《錯覺藝術大師 艾雪逝世42週年》- 創意徵件比賽


完成下列6步驟,即可完成繳交作品。

Step 1‧ 於Google上方找到雲端硬碟



Step 2‧ 點選"建立" →"資料夾"



Step 3‧ 新資料夾名稱,請以【作品名稱】命名


Step 4、點選資料夾,並上傳檔案
檔名規則:
a.   作品檔案名稱作品名稱_作者
b.   作品資料表名稱作品名稱_作者
作品格式:A4尺寸210mmx297mm(上下左右請各留5mm)
a.電腦繪圖,請繳交解析度300dpi以上JPG檔案。
b.其他平面作品,請掃描後繳交JPGPDF檔案。
(將以此檔,作為供民眾票選的圖檔)



上傳成功,檔案會出現於資料夾中


Step 5  進入共用頁面



Step 6 注意下方,執行步驟1與2,即可完成繳交報名的動作
於"邀請別人"的空格中填入:escher@mediasphere.com.tw


完成6個步驟就繳交完成摟,主辦單位會收到您寄來的信,並於2-3個工作天回覆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