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覽手冊未收錄到的作者後記,在官方部落格中首度公開,也在此謝謝張光琪老師對於本展的大力協助!
張光琪
人類存在一種既自我證明,又同時自我約束的原則的意識,也就是說,我們同時意識到我們對事物能以理性加以認識,與非理性、並無法認識的認知上的限制,這是十八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對於人文的看法。當艾雪的作品,既合理又充滿想像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時,這種對於可知與不可知的意識被並置了。艾雪是如何做到的?或許我們可以說,他所操演的是藝術家對不可能性進行直觀的同時,又刻意設定了某種符合科學、理性的邏輯,並以刻意限定的平面物質形式為基礎。
法國藝術史家達米須(Robert Damisch),在一次來台演講中提到過,藝術家總是先感受到什麼,透過作品表達出來,理論家們再就此進行闡述的創造。由感性直觀引領的藝術,使人們往往很難對藝術究竟是什麼,下一個單一絕對的理論性定論,藝術必須在不斷界定當中存在的特質,使藝術家們普遍好奇地向不同領域事物尋求界定的可能,不管是從哲學、文學、科學或心理學、人類學等,都本質地道出了藝術必須永遠站在與不同事物關係的邊界,並利用這個游移的邊界,圈圍出這種意圖面向虛無的不可能性。現象學哲學家海德格爾,便曾例舉了一個貼切的「壺」的例子,說明了藝術的這種特質,而這種特質,亦於二十世紀末理論界的一片終結之聲中,啟發了替終結的理論現象尋找開端的契機。
藝術與數學、幾何學的淵源其來有自。藝術家對自身與周遭事物現象的觀察,使得對時間空間的好奇與探索,自文藝復興或更早便已開始,阿貝提(Alberti)《論繪畫》的第一部份,便是對幾何與光學理論的綜述,透視法也在設想(如達米須所言) 「達成事物形式的完美描繪」之下,被運用在繪畫當中。二十世紀的現代藝術,在進步的現代性氛圍與非描繪、非再現性的抽象化之下,重新展開對時空問題的思索。受鄔賓斯基那大量參考數學理論的著作《第三工具》中所設想的第四維空間影響,波蘭裔畫家馬列維奇(Kasimier Severinovich Malevich),表現了具有立體與未來派特色的塊狀物件與空間。由於藝術走向非再現性與抽象的純粹再現,因此如何描述,以及描述的思維方法,便成為決定藝術意義的方法,這亦是哲學與美學當中所產生的變化。
總而言之,藝術作品的形成過程是複雜又充滿啟發性的,透過艾雪這次難得的作品展,台灣的觀眾得以見證藝術與科學、數學的對話,讓我們對藝術的欣賞,不再只侷限在形式與內容的探討中,而是透過形式與內容的結合,感受透過藝術我們可以如何思考,以及進一步地思考概念的普遍性,如何在美學層次上得以超越的可能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